在宝鸡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条条农村公路蜿蜒伸展,串联起田野与家园,承载着乡亲们的期盼。这背后,有无数公路人默默守护的身影,张青嵘便是其中一员。
张青嵘,女,中共党员,44岁,宝鸡市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养护科工程师,毕业至今一直活跃在我市农村公路养管一线,多次被评为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干部、2024年度优秀党员。
在宝鸡市农村公路绵延的经纬线上,从青涩新人到技术骨干,从普通职工到有着10年党龄的先锋模范,她以柔弱之肩扛起养护重任,用党员初心丈量每寸公路,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巾帼党员的奉献之歌。
信念如磐:政策路上的“追光者”
“在机关工作,政策就是方向,学习就是底气。”这是张青嵘常挂在嘴边的话。深知身处公路交通领域,政策法规迭代快、专业要求高,她始终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支部学习中,她是最认真的记录者;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最新版《公路养护技术标准》;工作之余,新闻联播、行业文件是她的“必修课”。正是这种较真的学习态度,让她在处理复杂事务时总能精准把握方向。有一次,县区上报的养护工程施工方案与最新政策略有出入,她连夜翻查文件、比对标准,第二天一早便带着政策依据与基层同志耐心沟通,既坚持了原则,又给出了可行的调整建议。24年来,她用“活到老学到老”的韧劲,为工作筑牢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匠心筑路:数据堆里的“铁娘子”
养护科的工作,是技术与责任的“双重大考”,处处考验着细心与责任。图纸审核、统计报表、工程验收……桩桩件件琐碎繁杂。面对枯燥的图纸和数据,张青嵘练就了“火眼金睛”,一份施工图纸,她会对照技术规范反复核对尺寸、材料参数;一组统计数据,她总要交叉验证数次。去年“7·16”特大暴雨造成我市凤县、太白等县区农村公路严重受损,面对大量的灾情信息,她顾不上被洪水淹没的家,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加班加点,高效处理水毁信息,为快速调配抢险资源、掌握农村公路受损情况提供了数据支撑。这位看似文弱的女技术员,用24年“零差错”的记录,诠释了什么是“党员标准”。
真情润物:同事心中的“青嵘姐”
科室临时任务多、协调事务杂,她总是主动揽下“急难险重”。年轻同事遇到难题,她手把手传授经验;基层单位上报材料不规范,她连夜修改反馈;领导交办的任务,她从不说“不”,只说“我来想办法”。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作为科室骨干,张青嵘同志积极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内外的桥梁作用。一方面深入研读政策文件,主动对接县区单位,耐心解答疑问,细致指导申报;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各业务部门,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亲和力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只为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十四载寒来暑往,她始终以如磐的初心扎根农村公路建设一线,用坚守诠释责任,以奉献书写热爱。面对赞誉,她总是谦和地说:“我不过是千万农村公路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做的都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她就像一块质朴的铺路石,默默嵌在阡陌纵横的乡间道路上——以忠诚为路基,以担当为路面,在这片服务“三农”的热土上,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坚韧,让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每一条康庄大道上熠熠生辉,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谱写着新时代女性最动人的芳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