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更是群众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道”。近年来,扶风县农村公路发展服务中心深耕“四好农村路”养护与建设,以“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为目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一、全域养护,织密 “三级守护网”
“以前路坏了没人管,现在村里的路天天有人扫,坑洼处很快就修好了!”这是扶风县群众对农村公路变化的真切感受。如今,全县1663.295公里农村公路(县道181.475公里、乡道 170.735 公里、村道1311.085公里)实现县、乡、村三级养护全覆盖,常态化管护让每条路都“有人疼、有人护”。
这份安心,来自坚实的养护力量:5 个改造升级的标准化工区拔地而起,许家工区更获评“市级文明工区”,成为养路工的 “温馨家园”;58 名沿线村民组成专业养路队伍,配上 9 辆养护轻卡、1 辆护栏清洗车、3 辆路面清扫车等“利器”,让养护效率大幅提升;8 个镇级公路管理所、116 个村级养护站星罗棋布,“县统筹、镇主责、村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确保“小到村道边沟,大到县道桥梁”都管护到位。
二、创新建设,打造 “美丽致富线”
路不仅要通,更要美、要实用。扶风县以“示范创建”为抓手,让农村公路变身“风景线”“致富线”。
看“美丽公路”——以“二太路”为代表的4条农村路(总长24 公里),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沿线绿化错落有致,串联起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点,开车路过,步步是景;4个“文明工区”按“两园三化四统一”打造,菜园里瓜果飘香,花园里花草繁盛,统一的标识和规范的管理,让养路工干活有劲头、生活有奔头。
学“示范样板”—— 法门镇、杏林镇 2 个“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法门镇马家村、杏林镇良峪村等 8 个示范村,用“养好一条路、带活一个村”的实践,把“建设标准”变成“普遍做法”。如今,这些路不仅是村民出行的“方便路”,更是运输农资的“产业路”、引来游客的“旅游路”。
三、硬核保障,筑牢 “民生安全堤”
安全是底线,全县建立“全年两排查 + 专项查”机制,加装波形护栏256.3公里,整治临水临崖路段46处,建成18个应急物资储备库,让群众走得安心、行得放心。
如今,扶风县的农村公路,正以“畅、安、舒、美”的姿态,载着乡亲们的期盼,通向更红火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