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去汉中看油菜花的季节,也是我们技校同学聚会的季节。
从1998年毕业,我们班的同学每年人数或多或少都有聚会,地点或陕北、或关中或陕南。近十年聚会地点选在了陕南洋县,聚会和赏花放在一起,别有一番景致。当同学们相邀聚会时,我琐事太多不得空,于是几个要好的同学私信我“混好了,把难兄难弟忘了”。说实话,其实在一帮同学中可能我是“混的”最差的,到现在了还是一名一线养路工,其他同学大多成了单位的中流砥柱,有的已成为单位的领导。
从毕业到现在,弹指一挥间,已经26年了,我从未忘记这些同学,一直在牵挂着他们,也在不停寻找与他们重逢的机会。
近期,我因私事将去汉中。然而今年的同学聚会似乎被大家给遗忘了。也许他们依然相聚,地点却改成了其他地方?也许我在他们心目中成为了另类,被他们永远忘却了,所以没有一个同学相邀?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这次同学聚会由我发起。我邀请了在汉中工作关系相对要好的同学一同去洋县看油菜花,他们都爽快的答应了。说是去看油菜花,其实是想借赏花之名,拉近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重温我们的青春校园时光。
3月20日,我从宝鸡南站乘车去汉中。在动车上,我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如流动的画卷,将都市的快节奏与乡村的慢生活彼此相融,让人感受着时代脉动的同时,也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一遍遍翻看着那张保存了26年且已泛黄的毕业照,我急切的想知道同学们变成了什么样子?带着这个疑问,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随着动车“轰隆,轰隆”的提速,也加剧了我与同学们相见的迫切心情。
到达汉中后,同学来接站。我和同学李强在学校时关系最铁,再次见面时彼此恍若隔世,有一些陌生,有一些熟悉,更多的是感动。同学李铁褪去了当年稚嫩的脸庞,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而在他的眼里我变得邋遢、木讷。他依然操着一腔语速急快的陕南口音,我仍然操着一腔大嗓门的宝鸡方言。确认过对方后,我们相拥在一起,李强笑中带泪,双手拍打着我的后背。我的眼里也含着激动的泪水,嘴唇微颤,嘴里喃喃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知道,我们流的不是泪,而是当年曾经的美好青春,让我体会到“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的真切含义。等到其他同学到齐后,我们一起吃了便饭,然后去我住的宾馆,拉家常,聊见闻,问工作情况,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学校的美好回忆。
校园生活虽然是短暂的,但大家俨然已把对方当作了亲人,相互见面别提有多高兴,一直聊到夜深人静才肯散去。第二天一大早,几个同学开车接我去洋县看油菜花。时间流逝,游兴未尽的我们,又不得不面对难舍难分的离别。大家久久相握,相互祝福,不愿就此离别。
相聚总是那么急促,离别却是那么无奈,但愿我们留下的回忆能够永恒。(孟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