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交通文化

文学依然神圣

来源:两亭超限站 发布时间:2024-06-04 09:23

“文学依然神圣”——这句话是今年5月份参加《陕西交通》通讯员暨省交通作协会员培训时冯积岐老师给我的笔记本签名。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我们有一个语文老师刚从学校毕业,正值风华正茂,上课时妙语连珠,抑扬顿挫,神形兼备,一下子成了我们的心中偶像,我们都成了这个兄长老师的迷弟迷妹。从此后,我们班的语文考试成绩一飞冲天,在全校乃至全乡都数一数二。我的作文、演讲、辩论等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县上的竞赛,都拿了不错的名次,为此,县教育局还奖励了我一套简装版的《四大名著》。当时抱着这些书,我如饥似渴的想要快点读完,每天放学后就拿着书坐到院子里看,由于光线不好,很快眼睛就近视了,但不敢给家里人说,上学的时候就只能和同学换座位或者靠仔细听讲来弥补眼睛的看不清、看不见。

参加工作后,爱看书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那时在公路一线道班养路,我们所处的五曲湾道班属于凤翔北部山区,每月要去22天才开始大礼拜连续休假8天。在道班的闲时间,很少有娱乐活动,道班周围也没有几户人家,所以,打发时间的方式就只有看书和看段上捎来的《陕西交通报》了。看着看着也就手痒痒了,自己也就照葫芦画瓢学着写。才开始,我们在道班接触的政务信息少,我就写一些所思所想的小散文、读书心得等,但发表的作品寥寥无几。1997年,我所在的凤翔公路段横水道班代表宝鸡市公路局一线养护道班规范化管理“迎国检”获得交通运输部领导赞誉后,我给《陕西交通报》写了一篇不足200字的报道,在报社编辑老师的几次电话询问落实修改后终于变成铅字了。看着自己的作品,我激动不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努力,多读,多看,多写,多练。慢慢的,自己发表的小豆腐块也多了,上级领导也注意到了,我就被借调到市公路局机关工作。接触面广了,写作的题材也就多了,给《陕西交通报》《宝鸡日报》《西北信息报》等投稿也就多了,中稿也多了。

随着近年来抖音、快手等自媒体迅速传播,不可否认,短视频已成为当下人们交流沟通、消费、商业经营的重要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发展的短板也日益凸显,泡沫短剧已成“杀时间”利器,人们过度依赖虚拟世界,只看“偏好”内容,逐渐失去了对丰富世界的感知,自己好像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和以前一样好好看书读报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带着这个困惑,我在参加《陕西交通》通讯员暨省交通作协会员培训时与冯积岐老师进行了探讨交流。冯积岐老师是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协原副主席、文学陕军创作小组组长,在《陕西交通报》第四版副刊上经常有大作发表,他还在我们凤翔挂职当过县委副书记,所以我对冯老师一直以来非常神往。冯老师看着我这个小乡党,语重心长的从当前文学创作的几个主要问题入手,讲人性、讲价值、讲道德、讲评价,最后让我继续多读书,多读古典名著,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文学依然神圣”——这句话就像灯塔一样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之路。(马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