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从事档案工作已整整28年,从最初的“菜鸟”,到现在的熟知、珍爱。28年的春夏秋冬,28年的相濡以沫,使我从一名不折不扣的档案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兰台人,从此便与档案结下深缘,档案潜移默化地融入我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了我人生中的“红颜知己”。我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尽职尽责、敢于担当,在档案工作岗位上攻坚克难,勤奋深耕,以档案人特有的情怀和担当奉献自己的青春。
树立事业心
我刚刚参加工作,就开始接触档案工作。初识档案时,觉得档案是一个约束较多、乏味且无趣的工作,我也不愿与之有更深入的交往和了解,特别是人事档案。但工作的需要,一来二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我已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它”。在档案管理的世界里,不仅能了解到单位、个人的发展历程,更能通过档案映射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我便开始思索如何更深入的了解它,并怎样能更好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我所追逐的方向,因为档案已深入我心,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逐步改善、提高我的生活质量,为生活增添不少情趣和快乐。
捧出奉献心
档案工作是繁杂的,从干部人事档案的达标、到文书档案的整理、再到干部人事档案室专项审核等工作;从逐份档案材料的鉴别,档案历史原貌及完整度,再到建档、归档、转递等流程……每一项都要求工作人员有绝对的细心与耐心。特别是人事档案作为人事工作中记载着干部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工作表现等重要信息,涉及政治面广、信息量大,最重要的原始记录和干部职工历史情况的直接反映是干部职工考核、任用、提拔等多项工作的重要依据。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之初,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多次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摸索和积累工作经验,向市局和兄弟单位负责档案管理的老手们取经,很快熟悉掌握了档案审核要点和管理办法。随着档案管理逐步的正规化标准化,加之干部职工退休人员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事档案需要重新整理认定,在整理过程中,我严把分类关、做到了分类准确、排列有序、层次清楚。档案讲究循序渐进地吸纳,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变得阅历丰富,功底深厚。资料也不像之前的杂乱无章,而是每当有人员增减时,我就可以找到资料所属的档案盒,便放入其中,并编入目录中。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档案家底越来越厚实,并为自己和工作提供方便,足以让我的工作量减少很多,自己也逐渐的越来越喜欢并爱上这份工作。档案讲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人事档案的卷数积累到较多数量的时候,如果单凭记忆找文件,就显得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错。那么,如果借助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就能实现快速地准确查找出某人的工作情况,并能实现档案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既然档案提出这一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要求,那么我就更应该积极找寻一种比较适合自己也便于工作、简单的工具软件以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坚守责任心
记得在几年前, 单位要针对新建的一批公路制定并实施养护方案,为了让养护方案具有专业性、经济性,经过几次会议商榷,最终确定了多个项目的养护方案及实施方法。但是,有一个公路项目,却迟迟不能推进,究其原因是从未接触过此项目,不知从何下手。在一次偶然机会,听同事提到了这个事情,在之后的几天里,我就翻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几天几夜的摸排查找,终于找到了可以借鉴的相关档案资料,当然事情也因这份珍贵的资料得到了圆满解决,从此我便更加珍爱这份看似无趣去乐在其中的工作。
我不止一次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档案工作者如此坚守着?我也不停地自问:是什么让我和同事们能坐下来、沉下心,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征集、整理档案资料?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是初心,是使命,是我们兰台人的使命!每一次亲密的接触都格外小心,仿佛每一卷卷档案都像是多年的老友,心灵相通,我曾多少次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干好,也一定能干好这项工作,这是岁月的沉淀,更是时间的见证。
一路走来,我为单位的档案工作尽心尽力的同时,自己也收获颇丰,档案是一代人留给下一代人最珍贵的礼物。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档案管理使命,始于档案,但决不会止于档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热心、细心、耐心与忠心,我将继续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以坚守之心,筑兰台之梦。(苗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