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交通文化

读书伴我行

来源:金渭公路管理段 发布时间:2024-08-16 16:43

转眼间一晃在公路行业从事办公室工作已三十年有余,一路走来真是感慨万千,有工作的烦恼,也有工作中收获的喜悦,有时还有身边同事带来的小小的感动。但一直以来,能平复我各种生活烦闷和工作困难心情的事是读书。

工作之余,我常常与诗书为伴,畅游在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中,欣赏着不同的风景,认识着每一个人,体会着不一样的思想,体验着不同的人生。它始终陪伴在我左右,让我一次次走出思想的牢笼,释放着各种不安的情绪,战胜着工作中一次次困境,增添无数生活和工作的力量,展现出不一样的光彩。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诗书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这句话不仅激励着古代文人、士大夫不断追求真理与理想,也同样激励着我,在面对长路漫漫和种种挑战时,这句话给我力量,让我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和前行。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有感到孤独、疲惫甚至挫败的时刻,此时,诗书中的经典诗句可以成为我情感的寄托,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提醒我们即使身处异地,也有心灵的相通与支持。这种情感的共鸣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更加坚韧不拔。

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书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时空的壁垒,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诗书之美,在于其语言的精练、意境的深远以及情感的真挚。这种美学熏陶可以不断提升着我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我在公路职业生涯中更加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在古代,诗人们常常借书以抒情,借史以言志,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如今,我们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但诗书的魅力依然不减。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诗书,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智慧启迪,进而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好的品质与理念。同时也通过读诗书让我领略到文字记录的无穷魅力,感受它传递的情感、智慧和力量,这也让我对文字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的写作提高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公路,不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更是人们情感交流的桥梁。在公路职业生涯中,我们见证了许多因路而聚、因路而散的感人故事。如一次次应急防汛抢险、防滑保畅、突发交通事故保畅中,公路人集结在一起团结一心、无私奉献、无畏无惧的工作事迹。这些故事成为了我们创作诗文的灵感来源,每次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用文字记录下来。用笔来讲述战“”中的别样橘红、烈日下那一抹美丽的橘红、防汛抢险的“公路铁军”、风雨公路人、养路工赞歌等公路人在工作时可歌可泣的点点滴滴;防汛一线显真情、“公路卫士”危情时刻显身手等公路人为过往司乘人员帮困助难,助人为乐的一系列事迹,生活中温暖人心的一幕幕;歌颂我们战斗在养护一线,公路人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辛勤汗水,公路安全畅通带给人们的便利与温情。以文字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公路人的风采,公路养建管中的成果,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公路行业,了解公路人的精神面貌……。

将阅读诗书融入公路职业生涯中,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还能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同时,公路职业生涯的实践也为我们理解和感悟诗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体验,这么多年以来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有书与我为伴,让我的心灵拥有一片宁静的港湾,让疲惫得以舒缓,智慧得以滋长,工作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与书为友,让书籍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宋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