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西府人。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集聚了各式各样代表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但令我最爱的,还是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随着锣鼓声响,表演就正式开始了,此时喧嚣的人群立刻鸦雀无声,时间仿佛也静止了一样,观众们随着剧情时而欢喜,时而伤悲。
秦腔表演有很多绝活、手绢功、板凳功、水袖功、以及辫子功和舞台空翻等,最吸引人也是最危险的一项绝活是——吹火!为什么说它危险呢?因为你稍不留神就会烧伤自己和其他演员。可是,如此的危险表演,演员是如何做到的呢?原来,表演吹火的演员提前把松香用纱布包成小包含在口中,等上台表演时,把松香吹向火焰即可。
秦腔表演所使用的乐器也很多,例如鼓、板胡、胡琴、大锣等等,也许这些乐器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它们却与秦腔的粗犷、豪放是绝配。
台上的演员忘情地“吼叫”,文武乐队配合默契地演奏,这振奋的声音响彻了天际。他们的表演引人入胜,让人身临其境。他们如痴如醉的表演,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引起共鸣——这就是乡音!唢呐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演绎着热烈豪放,响彻在八百里秦川,这就是生命的脉动。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秦人、秦腔,拉近了生在关中的我和这古老关中戏曲的距离,更增加了我对秦腔的喜爱。这也是我爱这家乡的原因之一吧!(李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