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交通文化

忆往昔·农村年韵

来源:宝鸡市公路局太白段 发布时间:2025-02-14 10:29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笔下那质朴亲切的乡村生活图景,总让我忆起儿时在农村过年的热闹场景。如今,岁月流转,农村过年的氛围已大不如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农村人选择奔赴城市,与儿女们团聚。城市,以其便利的环境和丰富的购物选择,成了人们过年的热门之选。相较之下,农村的年节,少了往昔的那份热闹与喧嚣。

曾几何时,在我的家乡,一进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过年的大幕便缓缓拉开。大人们忙着除旧布新,清扫屋舍,采购年货,蒸白馍,煮卤肉,那忙碌的身影里满是对新年的期盼。我们这些孩子,最兴奋的便是跑到几公里之外的李家崖洗澡。那里有几个规模较大的国营单位,平日里并不对外开放,只有临近过年的那几天,才会为周边群众提供便利。洗完澡,换上干净的新衣,我们便直奔农贸市场,选购心仪之物。大多数孩子都会买上各种鞭炮,像雷神、电光炮之类,那是我们过年的欢乐源泉。

我尤其钟情于大年三十的夜晚。当天边的最后一抹余晖散去,夜幕悄然降临,家族里的伯伯、叔叔、堂哥等,便会陆陆续续地来到我家。他们有的端着刚出锅热菜,有的捧着精心准备的凉菜,还有的提着醇香的美酒,来与爷爷奶奶团聚。在我们那儿,这叫做“随盘子”。因为人太多,小孩子是没有资格上桌吃“盘子”的,但我们也并不在意,心里只想着去放炮。等大人们酒足饭饱,渐渐散去后,我们便满心期待地等着收压岁钱,那是属于我们的小确幸。

如今,这些儿时过年的场景,已如尘封的老照片,虽已有些泛黄,却依旧在记忆中熠熠生辉。(孟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