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交通文化

我家门口那条路

来源:陈仓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5-02-28 15:45

“我的家乡在渭水南岸秦岭北麓,姜子牙钓鱼台就在附近,国道310从我们村旁经过……”这是我上小学时写作文的开头语,当时总会感到骄傲自豪,主要原因就是有那条靓丽的黑色柏油马路。

这条路连接起了我童年的一切,去我的外婆家、大姨家,还有后来上初中,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自行车。那个年代这条路是在农村最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了,就连当时娶媳妇都要问出门离柏油马路远近,因为那时正值改革开放,从生产队解脱出来的年轻人都有一颗向往世界的梦想,而这条路就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

那时候自己年幼,虽然没有参与过,但是耳濡目染,见过自己的父辈们砸石头,就是一个手锤一个短木棒前面戴个皮带圈,敲出来的石头堆成方,然后交给生产队,310当时就这样由群众投工投劳去修。于是从小时候就感觉有这条路,自己多自豪!

到懂事起,每年假期都去外婆家,经过的那里有个道班,有一台粉石机一直在响,因为声音很大,所以离得很远就听见哐哐哐地在响,当时周围的群众好像也从来没有投诉之类的事情,可能群众都知道都理解这是给大家修路用,时不时会看到路边养路工在辛劳,尤其是三伏天在路上开个火罐柏油车补油,再到后来,他们在路边弄一个很小的牌子写上人名,就知道这是某某的责任区。那时候感觉养路工特别令人敬佩!

工作大半生后辗转来到交通系统多半年,体会颇多感触颇多,我们的养路工一如既往,还是我儿时记忆里的那样辛勤努力,朴实无华,能看到日常的勤勉,也能看到洪涝雪天你们的坚韧勇敢,从夏到冬,由年轻到年老,与别人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增长了一岁,而你们又黑了一些,手上的茧又厚了。

在前进道路上,总会遇到太多的问题,似乎我们更需要这股力量,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李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