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交通文化

捕蝉

来源:两亭超限运输检测站 发布时间:2025-08-12 15:57

今天吃完早饭,前往南沟河散步。快到南沟河水库时,道路两边的红叶李树上传来了不绝于耳的蝉鸣声,时远,时近,鸣叫声一个赛过一个,我止步悄然观望,蓦然想起了自己童年捕蝉的画面……

童年的农村,房前屋后、水渠边、涝池边、城壕沟边、土路边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尤其是生产队育苗的杨槐林、白杨林……每到三伏天就能听到蝉鸣声,每天黄昏时分“知了、知了、知了”鸣声不断,年幼无知的我们就循着“知了”声蹑手蹑脚靠近树林,仔细观察,发现后伸手去捉,未待手到,蝉早早飞了。村里有些年龄大的聪明的孩子把细竹子划破做成半圆或椭圆形的夹子再用绳子扎住,然后到处寻找蜘蛛网粘到上面(类似于羽毛球拍),然后循着蝉鸣声去捕捉,但由于蜘蛛网太薄,蝉会挣破网而逃。

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方法制作捕蝉工具:从扫帚中抽取一根较长的,清理掉杂枝,将细的一头用麻绳扎成球拍状,将蜘蛛网粘了一层又一层。待到黄昏时,大家手握自制捕蝉工具,浩浩荡荡地向蝉鸣声最多的地方出发。到了树林边上后,几个人猫手猫脚的寻找蝉的踪迹,不一会,就捉住了一只,慢慢的其他人也有收获了……

如今,老家已看不到郁郁葱葱的树木,更听不到不绝入耳的蝉鸣声,只能偶尔听到“知了”。捕蝉已成为童年时光的符号,也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李明让)